《F1電影》真的是一部蠻厲害的電影,它有著商業電影的熱血故事和緊湊度,卻又可以把友情、關係改變等等描寫得很有感覺,很溫暖。不論你喜歡不喜歡賽車、懂不懂賽車,都可以看《F1電影》,雖然以賽車為背景,但過程中各種角色的互動與掙扎都是一般人就可以體會的,如果說有什麼限制,我想可能會需要一點年紀才能對這種歷練的價值以及成長成熟的過程更有感吧。
我自己不是賽車迷,我覺得《F1電影》對於非賽車觀眾是很友善的,許多規則或是裝備的意義,都會在對話中或播報中傳遞給觀眾,且不會很刻意,觀眾只要一邊看就可以馬上知道現在是在幹嘛,就算不像專業觀眾能理解那些戰術或選擇的考量,至少可以感受到角色在動腦、角色在利用灰色地帶、角色在不按牌理出牌、角色在衝動行事等等,技術細節不見得很清楚,重點是在它們所要表現的背後意涵都有成功表達,這點做得相當不錯。

場面的部分當然就是賽車了,每一個賽車的橋段都有發生一些事,也許是兩名車手的鬥爭,也許是兩名車手的互助,也許是某名車手的衝動壞了事等等,所以不只是看速度和技巧,不只是看爽的,也都是劇情發展的必要一部分。即使片長有兩個半小時,每一段都有它想要講的東西,且非常流暢接合,真的是看不出片中有什麼可以再剪掉的。
至於非賽車的部分,就更豐富了。
有主角(布萊德彼特〔Brad Pitt〕)自己的成長,想要協助好友的車隊,同時也要面對隊友是有大頭症的厲害新秀;而好友(哈維爾巴登〔Javier Bardem〕)則是曾經是熱愛賽道的車手,現在則是經營者,要看股東臉色,要為錢傷腦筋,要承受失敗的經濟壓力,雖然想利用好友來重振車隊,卻也有心理上的掙扎;再來還有新秀(達姆森伊德瑞斯〔Damson Idris〕)很自我中心,不斷想證明自己有多厲害,又在意大眾的眼光,無法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他在這個過程能體會什麼、改變什麼,也是電影中很有說服力的一大賣點。
我還蠻喜歡《F1電影》中對不同世代的描述,如果有點年紀的觀眾,在職場上可能都看得到這樣子的現象,新來的年輕人,可能有些才華,覺得自己很厲害,完全看不到其他團隊成員的付出(或覺得他們本來就應該是要幫他的),覺得資深的人是過氣老人,可能有很多科技的協助(比如會用人工智慧)來做事,可是真正遇到現實問題的時候,那些老鳥累積了數十年的見識和當下沉穩的判斷反應卻新人學不來的。在沒有遇到大麻煩之前,新秀怎麼會尊重這些經驗?(而且說實話,有時也會遇到一些沒什麼料的老鳥就是倚老賣老)老鳥又要如何耐著性子和這些自以為是的小鬼合作?

《F1電影》設計了很多大大小小事件,讓這些角色彼此更了解這一切的意義,並不是單一事件就改變的,因此才會很有說服力,觀眾也能感受到這些歷練的價值。而且,改變並不是由別人一直講或用其他做法來強壓的外部方式,這種方式得不到真正的效果,必須要由當事人從內心去接受,要由自己可能經過一些挫折或打擊,還要有一定的心胸能夠承認自己還有要調整的地方,才有可能。這些東西,《F1電影》在商業娛樂性不減的情況下都拍出來了。
片中還放了一些小幽默,還有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Zimmer〕製造的聽覺氣氛等等,不只是電影中的故事呈現出好的團隊合作,這部電影本身,應該也是個好的團隊合作出來的結果。
最適合的觀眾族群,是喜歡看商業娛樂大片(它還是商業娛樂片,還是會有很戲劇化的時機點,會有大家期望的結果,會偏向美化,但就算是美化,也很有用心的過程),同時也會重視感情的真實溫暖程度以及角色成長的一步一腳印。要看爽度又要看深度,就是《F1電影》了。雖然賽車的部分真的拍得很好,但若單純為了看賽車去看《F1電影》,還是有些浪費,就好像為了一道菜去點整個套餐但都不管套餐的其他東西,有點浪費吧?反而不見得特別愛那道菜,卻能享受整個套餐搭配的人,會更能品味《F1電影》的美好。
火行者評分 滿分10
–商業觀眾角度
娛樂爽度 ★★★★★★★☆☆☆
故事劇情 ★★★★★★★★☆☆
演員表現 ★★★★★★★☆☆☆
角色設計 ★★★★★★★★☆☆
音樂氣氛 ★★★★★★★★☆☆
賽車刺激 ★★★★★★★☆☆☆
需懂賽車 ★★★☆☆☆☆☆☆☆
步調緊湊 ★★★★★★★☆☆☆
成長改變 ★★★★★★★★☆☆
感染力 ★★★★★★★★☆☆
文/ 火行者 firewalker
《F1電影》電影預告
0
0
9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 Movie 音樂社群網站』
同一篇文章誰也在看
目前無紀錄..
會員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