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 Swift《Midnights》新專輯引起筆者的興趣,
不像《reputation》的自說自話,
或是《folklore》的晦澀,
更沒有兩張重譯專輯的熟悉感,
《Midnights》給了另一種面向的Taylor Swift,
在專輯中重回流行樂這條主線任務,
但結合了許多硬地音樂的氣息,
讓歌曲語言更有重量。
首先讓筆者注意到的是《Midnights》的多版本策略,
版本多到以為回到濱崎步時期,
另外就是極為樸實的封面照,
有點復古刻意刷舊的質感,
或許是Taylor Swift想讓注意力回到音樂,
確時《Midnights》的音樂內涵豐沛值得細品,
除了流行應有的輕快和弦外還點綴許多不協調的效果器和音效,
大大增加作品可聽性。
從
隨後而來的俐落節奏引人入勝,
Taylor Swift在煙霧中穿梭至
細碎的電子鼓聲與副歌的大和弦拉扯,
有種80年代實驗搖滾結合現代流行樂的感覺,
兩首歌的鋪墊到
躁動的節奏相當帥氣地撐起歌曲氣勢,
每句歌詞都往上爬給聽眾一種豁然開朗的聽感。
刻意扭曲的音色在
直衝耳膜的低音與細碎綿延電子樂器營造出Taylor Swift過去少有的真空感,
也營造出光彩熠熠的復古氛圍,
同樣大走復古路線的
可以聽見《lover》時期的青春氣息,
卻又多了一些充滿個性的重拍,
如同電子派對單燦爛絢麗。
專輯中真正拉滿新鮮感的是
乍聽下相當有Billie Elish的即視感,
大大的迴響騷動著聽眾的情緒,
強大的低音音牆逼近讓作品顯得充滿侵略感,
展現出Taylor Swift黑化的一面,
而<Snow On The Beach>在Lana del Rey的助瀾下更顯仙氣,
更帶出些許的節日氣息,
在<Labyrinth >中同樣以回音創造出遼闊的音場,
營造出煙霧繚繞的夢幻氛圍。
專輯中的<You're On Your Own, Kid>、<Karma>讓Taylor Swift拾起搖滾魂,
在充滿速度感的節拍中運染出些許粗曠感,
壓在專輯尾段的<Sweet Nothing >、<Mastermind >一靜一動,
如同帶領聽眾通往美夢後再拉回現實,
細讀<Mastermind >的歌詞會發現做為《Midnights》的尾奏相當切題,
在縝密的碎拍中道出通透的哲理,正向卻不乏味。
當大家習慣流行版和鄉村版的Taylor Swift後,
《Midnights》再次顛覆Taylor Swift的形象,
從中發現Taylor Swift不斷嘗試不同風格,
並願意用一張專輯的成本說服聽眾,
專輯每首歌自成一格,放在一起時卻又順理成章,
Taylor Swift再次證明自己音樂生涯尚未到顛峰,
也讓全球期待這位全才後續的作品。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 Music 音樂社群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