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JavaScript或是升級成可執行JavaScript的瀏覽器,以繼續使用PlayMusic音樂網 PlayMusic音樂網 - 《MILKX》2025年10月號 封面 I'M HERE TO BE. 曾之喬 溫柔的叛逆
會員登入
|
OR

華語音樂新聞 《MILKX》2025年10月號 封面 I'M HERE TO BE. 曾之喬 溫柔的叛逆
0
17

By PlayMusic新聞小組

2025年10月9日 (四)

從SWEETY的喬喬,到知性與感性形象深植大家心中的曾之喬,在電視螢幕裡的表演舞台上長大,再隨時代蛻變,於社群與自媒體的 平台分享了她的成熟、進化、強悍或是脆弱,不再是才華洋溢的「出演」,而是柔軟與堅韌兼容的內在心境。
 
走過偶像歌手、戲劇演員、主持人、創作...每一步的當下似乎都在探尋,而她憑藉自帶溫柔的叛逆,來到了理想狀態的彼岸:既不放 棄溫柔的初心,也不甘於被既有規則或期待完全定義。「I'M HERE TO BE.」這句話,彷彿是曾之喬的一種宣言:讓喜怒哀樂的滋味 作為生活創作的藝術媒材,發自內心願意成為自己,願意用溫柔的方式去挑戰、不被框架所限。不是激烈或尖銳的反抗,而是透過態 度、選擇與情感,靜靜地顛覆與穿梭了時空──那種矛盾卻真實的狀態,也正是她一路走來最打動人的地方。 期待我們,能繼續欣賞 她透過音樂、戲劇、生活或任何方式傳遞她想傳遞訊息,彼此之間,持續從共鳴共感中成為對方的力量。
 
成為母親後的曾之喬,談起生活語氣依舊平和,卻多了一層柔軟的力量。她笑著說:「『熟練』對新手媽媽來說還太早。」嬰兒的成長速度快得讓人跟不上,每兩三週就像換了一個人。她也經歷過慌亂與手忙腳亂的階段,但在時間的推移裡,她學會了調整自己的節奏。「我現在比較像見招拆招的狀態,每天都在跟寶寶一起學習。」然而外界對母職常有浪漫化的想像,但她不這麼認為。她說,這個角色更多的是「身心的再訓練」——耐心、抗壓、以及放過自己的練習。
 
談到「升格」為母的心情,她微笑著搖頭:「我不太會用『升級』或『升格』來形容。那聽起來像某種階層往上,但對我來說,這只是多了一個身份的轉換。當了媽媽,不代表比以前更好,只是人生多了一段新的體驗。」
 
img1759993002.jpg

真正的快樂,來自於在母職與自我之間找到平衡。有次閨蜜帶曾之喬去一趟短暫的小旅行,飯店離家不遠,只為讓她能「安心放鬆又能隨時回家」。當晚,她躺在沙發上突然覺得幸福湧上心頭:「那一刻我重新找回『除了媽媽身份,我還是自己』的感覺。」那種被日常淹沒後仍能找到呼吸縫隙的自覺,成了她母職生活裡最重要的提醒。
 
近年來,曾之喬不僅是演員,更是一位透過文字與世界對話的創作者。她在社群上的文字,有著能撫慰人心的力量。起初,她只是單純想「為照片找到能傳遞情緒的語言」,於是開始逼自己練習寫字。慢慢地,她發現那些文字長出了聲音,變得立體,甚至能感動自己。「有時候我也會被自己的字句打動,因為它們像是另一個誠實的我。」
 
從影音企劃〈聊姐了解〉到副業咖啡店〈綠咖〉,這些嘗試都是她口中的「人生實驗」。她回想起某次前輩問她:「如果藝人是一個品牌,曾之喬的三個關鍵形容詞是什麼?」那時她答不出來,反而因此展開了一場自我探索。她說,後來找到兩個能量:「陪伴與傾聽」,以及「綠色植物」。前者是情感的連結,後者象徵療癒的力量。她希望自己能像綠植一樣,不張揚地存在,卻能讓人感到平靜。
 
而〈綠咖〉的靈感來自曾之喬童年一次拜訪老師的記憶——老公寓外觀不起眼,卻藏著陽光、木質、與綠意的世界。「那個反差深深震撼我。」她希望客人踏進咖啡館時,也能感受到這樣的能量轉換——從喧囂的城市走進小綠洲,照見內心的寧靜。對她而言,〈聊姐〉與〈綠咖〉並不只是副業,而是人生不同階段的投影。她說:「它們不只是藝人延伸的面向,而是我對人生的期許。」
 
曾之喬曾坦言,自己有過一段「情緒迷霧期」——憂鬱傾向與職業倦怠交織的時光。「我明明熱愛工作,卻第一次覺得自己能量被掏空。」她勇敢面對,尋求心理諮商,也從朋友的經驗中理解:「這不是我特別奇怪,原來就算再熱愛工作的人,也可能會倦怠。」
 
在那段時間,她學會了呼吸、靜坐與身體釋放。「每天靜坐就像刷牙一樣自然。」她分享自己的調息法——「雙吸一吐」:吸飽後再多吸一口,慢慢吐氣,重複十幾次,就能讓身體放鬆。當情緒濃烈時,她也會關上燈,放音樂,隨意舞動。「不是為了好看,而是為了讓身體說話。」那些被忽略的緊繃,隨著舞動慢慢釋放,心也跟著輕盈起來。
 
她不避諱談心理健康,甚至鼓勵大家勇敢尋求專業協助。「心理諮商不是軟弱,它是一種支持。」她說:「現代人應該保持開放的態度,不要害怕尋求幫助。」
 
「我天性很認真,19歲就因為太拼命而崩潰過。」曾之喬笑著說。多年來,她一直在努力與放鬆之間尋找平衡。「努力是好事,但過度就會傷身。真正厲害的功課是學會鬆弛有度。」
 
img1759993001.jpg

她不否認自己仍在修煉這個課題。「有時太想做好,反而失去了幽默感。」幸運的是,她經歷過「沒有特別努力卻依然成功」的階段,那讓她明白:「放鬆不代表失敗。懂得休息,是為了能走更長遠的路。」
 
這份從容與成熟,也體現在曾之喬對年齡的看法。「20 歲的我很焦急,30 歲學會認識自己,也開始接受不完美。現在我相信 40 歲會更好。」她笑著說,「因為我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那份既保有童心又懂得節制的狀態,是她如今最珍惜的樣子——「能同時擁有大人的成熟與孩子的單純,是很幸福的事。」
 
從不刻意追求爆點、不愛炒作,也不迎合娛樂圈標準的「不吃香」藝人,到如今以自媒體之姿溫柔發聲,曾之喬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她感謝自媒體帶來的轉機:「它讓沒有新聞價值、但有真實意義的事被看見。」她能用自己的方式澄清、表達、分享酸甜苦辣——那份自由,是她最珍惜的禮物。

img1759993000.jpg
 
如果要把文字的意義與力量分給支持的女性、自己與孩子,她回答:「給女性朋友,我希望她們記得彼此陪伴的力量;給自己,我希望成為「自己的貴人」,是那個無論晴雨,永遠是最懂得、理 解和支持自己的人;給孩子,我想讓他知道,無論遇到什麼事,好或壞, 我是他可以能依靠的安全感。 」
 
曾之喬相信,「陪伴與傾聽」是一種溫柔的革命,不需要高聲喧嘩,也能讓世界變得更好。
曾之喬從不為自己列出人生「清單」,也不迷信成就。「我在意的是生活結構的比例:工作多少、學習多少、陪伴家人多少。」她說,那些分配才真正定義一個人。她相信,內在的富足最終會反映到外在的世界。
訪談最後,她留下一句話作為祝福:「我不會保證明天一定會更好,但請相信人生永遠有希望。」她頓了頓,眼神柔亮,「黑暗裡不一定努力就能立刻看到光,但只要心裡還有希望,就能繼續走下去。走著走著,光就會出現。」
這樣的曾之喬,不再是誰眼中的偶像,而是一個誠實生活、勇於成長的女人。她的故事提醒我們——柔軟與堅韌,其實從來不衝突;真正的力量,是願意誠實做自己,並在每一個當下,靜靜綻放。
 
 
文 : PlayMusic編輯部                     資料/照片  :   MilkX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會員留言討論

 


一共有0則留言
同一篇文章誰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