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 (四)
本週五(11/7)晚間十點《公視主題之夜SHOW》將播出日本NHK系列紀錄片《歡迎來到失智症的世界》,改編自日本作家筧裕介的漫畫《失智症世界的旅行指南》。本片以動畫搭配訪談的創新形式,從失智症患者的主觀視角出發,邀觀眾進入他們眼中的世界,重新理解失智者的日常與心境。
節目特邀星座專家唐綺陽擔任動畫主角配音,國立藝術學院戲劇學系畢業、曾任專業配音員的她,再次特別為失智症紀錄片獻聲。唐綺陽表示:「很久沒有用我的聲音來演戲了!動畫中的主角每天都經歷奇妙的事情,他看到、感覺到的世界跟我們平常認知的不太一樣。」她誠摯邀請觀眾與她聲演的主角一起踏上「失智症世界」的旅程。.jpg)
本週五《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日本NHK系列紀錄片《歡迎來到失智症的世界》,唐綺陽特別為失智症紀錄片獻聲配音_ 劇照(公視提供 )
《歡迎來到失智症的世界》顛覆以往從家屬或醫護人員角度敘事的慣例,讓失智症患者成為說故事的主角。片中主角每次旅行都會遇見一個特定症狀,例如在「無臉人村」裡無法看清朋友的臉,反映失智症患者辨識人臉的困境。與一般刻劃悲傷掙扎的失智症內容不同,本片聚焦於分享與失智症正面共存的秘訣。
本集論壇以「失智之後,我們重新學習認識你」為題,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擔任主持,邀請5位公民來賓透過沉浸式情緒桌遊,探討失智症照護的複雜挑戰。
本週五《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日本NHK系列紀錄片《歡迎來到失智症的世界》,主題論壇以「失智之後,我們重新學習認識你」為題,探討失智症照護挑戰_ 劇照( 公視提供 )
長照醫事人員小曾分享,曾遇過個案接受日照服務三個月後,突然指控兒子聯合外人「把她當犯人」,與過往溫和表現截然不同。她坦言,當時失智者突然出現的全新詞彙與不可預測性的行為讓她驚訝不已:「怎麼今天給我的劇本跟以前不一樣?」
與失智症父親同住的街頭藝人陳萱羚也表示,當父親說出平常沒說過的詞彙時會產生恐懼:「不知道什麼新狀況來了,又有一個新的情境要發生。」主持人鄧惠文聽後有感而發:「真正照顧失智症患者的人都有一種感受,就是今天又不知道冒出什麼怪。我本來那隻怪打得差不多了,不知道什麼時候又跳出一隻新的。」
本週五《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日本NHK系列紀錄片《歡迎來到失智症的世界》,主題論壇以「失智之後,我們重新學習認識你」為題,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擔任主持(中),與公民來賓們透過沉浸式情緒桌遊,探討失智症照護的複雜挑戰。圖片(左起)永續研究員Katherine、長照醫事人員小曾、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居服員阿德、精神專科護理師Nana、街頭藝人陳萱羚。
居服員阿德的經歷讓全場動容,自19歲起照顧失智父親的他,曾在過年時包紅包卻反被誤指偷錢,甚至遭丟東西辱罵。他坦言那次打擊讓他一度萌生輕生念頭,在宗教和心理師協助下才逐漸好轉:「那時候的感受就是一種絕望,想著我幹嘛那麼累?」
小曾依據自身照護經驗,對來賓分享的故事提出專業建議:「失智症患者就是他世界的導演,他今天想要寫什麼樣的劇本,我們就是他最好配合的演員。」她的轉移注意力技巧讓鄧惠文讚嘆:「妳這麼專業的訓練,是經過幾年才練成的?」小曾笑著說:「十五年!」鄧惠文更稱讚她是「很好的副導」。
鄧惠文接著點出照護現實的殘酷:「很多時候在陪伴失智家人的過程,你會發現有些願望要死心了,永遠不可得了。」陳萱羚則提出不同觀點,她不將失智當成疾病,而視為「老年轉換期」的一個階段,鼓勵大家用玩遊戲或挑戰關卡的心態,不要將疾病標籤化:「如果那只是一個階段,那我們是不是就能更輕鬆、更自在?」
節目最後,鄧惠文分享拍攝「認識失智症」衛教影片時的經歷,當時導演拋出的問題令她覺得十分僭越,但也讓她真情流露。她回憶被問:「如果有一天你確診失智,你希望對自己說什麼?」鄧惠文坦言這是很大的挑戰,透過本集討論,她希望帶給大眾一個重新看待與認識失智的角度,更呼籲社會提供更友善的環境:「我們希望這個世界都能夠有更多『我願意重新認識你』的心情。」
《公視主題之夜SHOW–歡迎來到失智症的世界》於11月7日晚間十點在公視頻道首播,週六(11/8)上午七點半重播,完整版電影與節目內容已上架「公視+」影音平台,也歡迎到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KKBOX、Sound On、Firstory等六大平台上搜尋,就能在節目播出當周收聽最新的podcast節目音檔。更多公民論壇錄影資訊與節目詳情,請至「公視主題之夜SHOW」臉書粉絲專頁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themenightshow。
文 : PlayMusic編輯部 資料/照片 : 公共電視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