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4日 (五)
乍看曾沛慈的歌手路走了些彎路,
但憑藉驚人的毅力,
使她在各領域皆有代表作,
並成功入圍三金,
加入華研系統的首作【下週同樣時間】,
手握一手好牌,力邀多位業界大佬奉上創作,
使專輯擁有更多面向,也給曾沛慈極大的發揮空間。
專輯企劃以綜藝出發,
從預告般的《搶先看》起始,
到如同總結的《關於愛這件事》結束,
穿插感情中的各種場景,
使專輯脈絡 清楚 合理,
在華研精良的製作下,
讓專輯中的作品聽來知性不爛俗,
曾沛慈的聲音也沉穩許多。
先行曲《搶先看》如同預告揭示專輯概念,
民謠搖滾的歌形讓聽眾耳目一新,
其中詭譎的琴聲拉起歌曲戲劇性,
而《下週同樣時間》承接起戲劇感,
字字珠璣的歌詞,
在曾沛慈刻意加重的咬字下更顯具說服力。
《聽者有心》則像是收工後的晚酌,
破碎的電效果器與bass,
營造出當代的都會感,
然而曾沛慈用了大量的夾子音詮釋,
稍稍破壞了編曲的厚重感。
在其他歌曲的音色選擇上,
無論是在蔡健雅執筆的《連鎖反應》中
輕快律動感十足的甜嗓,
亦或是師兄林宥嘉貢獻的《最後一次哭》,
裡面 痛心 的哭腔,都更貼合歌曲。
而專輯中歌人合一的作品必然是《數到十》,
無論主題或風格都太適合曾沛慈,
討喜的旋律與歌詞出自張簡君偉,
同時也交出另一首《未命名的悲傷》收錄於專輯,
兩首作品截然不同,呈現出曾沛慈雅俗兼具的特性。
而讓筆者驚艷的,是《失眠的人》,
國台語交錯雖非首例,
但在該曲中國台語唱段切割巧妙,
很好地保留了台語的語感。
新中式的《一抹黃色的天》,
用弦樂營造出充滿東方氣息,
彷彿聽到華研早期打造S.H.E的拼勁,
然而歌曲不時出現類似乾冰聲的音效,
個人覺得很破壞聽感,
以為聽到綜藝節目的打歌錄音。
收尾的《關於愛這件事》,
重新提醒聽眾專輯的企劃與概念,
如同為節目做了總結,
很巧妙地託起專輯概念。
【下週同樣時間】很好地捕捉了曾沛慈的輕熟感,
不守舊也不躁進的方式,讓專輯聽來毫無壓力,
幾首定海神針如《數到十》絕對是上乘之作,
曾沛慈的聲音也更俐落,
比起前兩張作品更為直接,
給聽眾果斷好吸收的聽感,
是一張充分發揮歌手優勢的作品。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目前無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