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瀏覽器並未啟動Javascript,請啟動瀏覽器的JavaScript或是升級成可執行JavaScript的瀏覽器,以繼續使用PlayMusic音樂網 PlayMusic音樂網 - 談琴說樂-與旅德鋼琴家沈妤霖的閒話家常
會員登入
|
OR

名人焦點 談琴說樂-與旅德鋼琴家沈妤霖的閒話家常
0
6,329

By TNR

2012年11月8日 (五)

 

在台中市政府對面,商場邊緣的春水堂,我終於又再次見到了闊別已久的好友­-沈妤霖(Eva,Yulin Shen)。在一個背靠落地窗、不甚起眼的角落,旁邊放著一個行李箱,很顯然的這位德國漢諾威國立音樂院的獨奏鋼琴家即便回到台灣,卻依然忙著跑行程,還沒有回家的機會。就像之前幾次回國一樣,總是有點匆忙,而訪談也因此延滯多時。這次能夠訪問到妤霖,也算是機運了。

 

身為獨奏鋼琴家的沈妤霖,自6歲開始學琴,學藝於吳節皋老師。12歲被推薦往英國曼紐因音樂學校。在台曾師事陳泰成、蔡佳慧、張欽全 Mikhail Kollontay的她,不僅在國際間各項鋼琴比賽,如:第一屆台灣國際鋼琴大賽,義大利摩洛波里國際鋼琴大賽,加州Russian music國際鋼琴大賽,還有三年一度的蒙特婁國際鋼琴大賽,曾獲得西班牙第9屆Escades-Engordany國際鋼琴比賽銀牌及加拿大"la music festival"鋼琴比賽第三獎等;同時也跟多位國際知名音樂家,如:陳宏寬、Tatiana Pikaizen、Boris Petrushansky、Dominique Merlet、Boris Bermen,李名強,及鋼琴大師Dmitri Bashikirov等合作。為了使琴藝和表演功力更上一層樓,妤霖也曾遠赴蒙特婁師事鋼琴大師鄧泰山(今年有到台灣參加德布西音樂節的演出,也曾獲得蕭邦鋼琴大賽首獎),榮獲藝術家文憑;現今更在漢諾威隨Brend Goetzke教授學習,攻取最高獨奏表演家學位。

 

如此亮眼的履歷,卻沒有為其增添驕氣;氣質出眾,卻沒有曲高和寡的表現。坐在我面前要接受我專訪的,還是那位平易近人而口才流利,聰慧過人而個人風格強烈的表演家朋友。

 

 

內幕

Tienner:Eva,又好久不見囉。真的很高興這次可以和妳碰面。每次回台妳行程總是滿滿的,這次回台灣也是一樣嗎?

Eva:是啊,好想每次都是這樣。不過這次表演有兩場,而除了音樂表演之外還有參與一些其他的活動。

Tienner:音樂上的演出有哪些呢?

Eva:原本預計是三場,但是一場在總統府的演出取消掉了。

Tienner:那還有兩場是?

Eva:目前的兩場中,有一場是在北藝大,第五屆音樂人才庫培訓音樂家協奏曲音樂會-「經典俄羅斯。」這場是在十一月十號,星期六下午兩點半,在北藝大音樂廳。演出者還包括畢業於曼尼斯音樂院的大提琴獨奏家陳昱翰,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管絃樂團及知名指揮家張佳韻教授合作演出拉赫曼尼諾夫(在電影<交響情人夢>出現過的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以及普羅科菲夫的協奏曲。另一場則是在十一月十一號星期天下午三點在奇美博物館演出的「霖聽會-當絢爛遇見狂想」值得一提的是這一場是我目前正在努力於製作,有主題的音樂會,主要是要融合我在個人風格上絢爛的特色以及我這次表演夥伴在音樂表演上豐富的想像力。而我的表演夥伴,知名大提琴家陳建安跟我在八年前相識,地點就是在奇美博物館。當時我是去一場他和其他音樂家演出的四重奏。在表演結束後聊天,便一見如故,自此成了忘年之交。我一直以來都希望可以和他合作,而我也真的很高興這次有這個機會。

Tienner:那先恭喜妳,也預祝演出順利了。能夠有機會跟好友同台,而且是在自己創作的舞台上,真的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Eva:謝謝。我自己也很期待。

Tienner:說到期待,這次的兩場演奏會跟以往相比起來會給妳不一樣的期待嗎?

Eva:我先講奇美這場好了。這場因為是我自己的設計,我想要讓它成為一個系列的起始,比方說這次是和大提琴,那下次或許就跟手風琴,再下次可能就跟舞者一同表演,而這些表演也就可以因為演出者的在性質上不同而能有不同的發揮。再者,我跟你提到我和那位大提琴家的關係。在台灣,這種年輕和年長一輩音樂家的合作機會不多,所以會有不同的激發。

Tienner:那在台北那場?因為大家差不多對這些曲目已經有了了解,所以比較容易預期到會發生什麼樣的反應嗎?

Eva:是。

 

 

風格

Tienner:那妳在曲風上有設下特定的方向嗎?

Eva:因為我自己還是個年輕的音樂家,還沒有到像現今已經較年長的音樂家一樣有鮮明、自成的風格。就像以前一些知名的電影家,他們在年輕時拍的電影雖然也是有著個人風格但是沒有特定要去拍這樣的風格。那些是他們後來拍著拍著就走上的方向。

Tienner:所以妳也不會介意去涉獵其他樂曲形式,像是New Age一類的?

Eva:我並不會反對,但也不會特別、刻意想要這樣做。不反對的原因主要是有很多東西你不去嘗試就永遠不知道你試了之後會得到什麼結果

Tienner:古典音樂給人的感覺總是比較...

Eva:嚴肅?

Tienner:是。而也因為這樣,聽眾群或許比較小。那我們是否能夠因為融合其他的元素,讓它更通俗些,因此可以讓更多人了解和接受它?

Eva:其實我覺得觀眾都是要培養的。古典音樂,說實在,不是什麼民生必需品。不是說電視廣告一打下去就會有人來採買。這是需要長期的培養才能獲得的結果。雖然並不容易,但是必須要做的。像現代流行音樂能有這麼廣大的聽眾族群,也是有媒體一直在幫忙培養,但是沒有在培養其他的音樂類型。現在在歐洲各地、甚至在大陸,都有幾個電視頻道專門在撥放特定類型的表演藝術,那有人撥就有人看,有人看之後興趣就會慢慢培養出來了,族群也會慢慢壯大啊。但我打開台灣的電視就...想說:這怎可能培養啊?是,在台灣唱流行音樂的人很多,但彈古典音樂的也不少啊,沒有人去發掘這塊領域真的很可惜。而沒人做這些宣傳跟培養更可惜是在台灣有很多人才,並不只在古典音樂,在其他類型像爵士樂等等,有都是有許多傑出的音樂家,都可以擁有更多聽眾。所以我想說在聽眾的培養上不該如此一面倒吧。

Tienner:我同意。身處國外的時候,既使是被貼上實驗音樂標籤的樂團、比起上個世紀已經較為式微的搖滾樂、古典音樂等等,儘管在那些地方不是主流的音樂,但依然不乏人支持,也會有不同的團體來支持他們的活動和演出。然則這在台灣感覺是較為不易的?

Eva:其實在這邊很多藝術人文方面的人才,從小就接觸這方面的東西長大,感觸會更多。在台灣很多人都是默默的在幫助這個社會、用自己所學為這社會帶來一些正面的觀感。像一個跟我很好的阿姨,她的姊姊是紀政(飛躍的羚羊)。有天跟紀阿姨聊到了她的巔峰時期、在體壇的時期即使已經過了這麼久,她還是在大眾看不到的地方,用健走來影響他人來築起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是大家看不到的。那我們周遭的一些主流媒體文化,有些時候真的並沒有給大家的生活一點正面的影響。那要怎麼樣去把正向影響力的活動帶到大眾面前去接受支持,我覺得是一個應該去思考的一件事。

 

 

電影和煮飯

Tienner:那麼這次除了表演之外,還有些安排什麼行程?像妳之前跟我說的,要去看國美館看紀錄片雙年展。好像是因為妳有認識其中一位紀錄片的導演。

Eva:是,那是一位中國的導演。他拍這個紀錄片很有趣。你知道在大陸西南邊有個都江堰?在都江堰的旁邊有一條兩千年歷史的街。他本來是好奇在那邊的生活是怎麼樣的,然後就去了那邊,去了之後就在那邊定居了一年。在那邊拍攝當地人們的生活。他今天要放的這部電影叫做《最後的時光》,不過其實他本來定的片名叫做《蔣婆婆的最後時光》。為什麼拍蔣婆婆呢?因為他要拍蔣婆婆...死掉了。

Tienner:啊?

Eva:就從生到死。蔣婆婆那一年面對死亡的事情就很巧合的被他碰到。其實這部片在還未後製的階段我就已經看過了。那對我來說是相當大的震撼。給了我很多對人生和死亡的感觸。

Tienner:真的對電影有非常大的興趣。

Eva:嗯,你也是知道的。對我來說生命非常熟悉的三樣東西都是息息相關的。那就是音樂、烹飪、還有電影。

Tienner:烹飪?

Eva:呵,你不知道我會煮飯吧?

Tienner:你有跟我說過的。但是我的確不知道,烹飪跟電影還有音樂對妳來說一樣的重要。

Eva:是很有關係的。因為不管音樂、電影、和廚藝最講究的是一個結構。要有技巧,要懂得詮釋,想呈現的最後結果,你的想像力,你的創造力,還有你的熱情。對我來說做這三件事時給我的感覺是一樣的。

 

 

說到熱情

Tienner:說到熱情。我想問一下妳的看法。在台灣我有些學音樂的朋友。或許因為在這邊的機會沒那麼多,收入也不甚可觀。辛苦一段時間後就只好轉行。妳覺得這是否是被現實生活逼到使熱情消殞了?還是有些別的原因?

Eva:我覺得會。因為當這邊沒有給你足夠的展示空間時,單靠努力去創造自己的舞台其實是需要花很大的力氣。那當你花很大的力氣去做一件沒有什麼效果的事,那可能很快就會累了。不過我覺得,真正有熱情的人,那股熱情是可以永續的。如果說因為環境的關係就失去它,那樣的熱情可能就不是很真實的熱情了。所以可能還是要看熱情的程度是到哪裡,那才知道對一件事的努力可以延續到哪裡。

Tienner:那在這邊身為一個演奏家會碰到的困境呢?

Eva:其實蠻有趣的。像我之前曾說過。當你還在國外的時候,在台灣負責演出的人把你拱上天去。但是當你回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把你丟到一邊去。

Tienner:(大笑)。

Eva:再來就是我提到過的市場。在台灣其實很多人,很多聽眾。但是市場真的很小。少了那麼一點...

Tienner:多元性?

Eva:嗯對。缺了點多元性。說到這個。我想到,在台灣不是在一般小學、國中、高中都有音樂課?那在這些音樂課裡面到底會學到什麼?

 

 

教育問題

Tienner:除了一些基礎樂理之外就是唱歌吧。不過音樂課從小到大在這邊都是可以拿來補課用的。除了補課之外還可以用來考試。在音樂裡面你會學到很多人名、那些人作了什麼曲子、他們的誕辰和忌日、他們屬於哪個流派;樂器長什麼樣子、叫什麼名字,儘管你永遠不會摸到它們但還是要知道。而且為了要考試,這些都是要背的內容。你不會去了解到一件事的始末。例如:他們會教你貝多芬作了什麼曲子,其中有命運交響曲。這些都要去背起來,而不是真的去欣賞、去了解,這曲子為什麼被寫出來,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被寫出來,還有要如何去聆賞。其實知道這些人有其重要性,但是對於音樂欣賞素質的提升其實沒有太大的幫助。樂團等種種算是額外的課程或是社團才能教到。我是覺得,如果有什麼真的需要改變的,那就必須要從教育的基本改變做起。改變視野。因為要是我們的視野永遠停留在人名、曲名上,那改變將會很困難。教學的文化,學習的文化這種東西,其實很複雜。現在我們在學習,因為學校搞太多,所以我們在作別的事情時總是希望越短越好,越淺顯易懂越好。我在寫文章時這一類的感觸特別深。

Eva:這讓我想到一件事。我在德國的教授他很喜歡收亞洲學生。有次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因為那些西方學生已經長腦了。

Tienner:(搖頭大笑)我想我知道他說這話的原因。

Eva:對!因為當他要求某一些聲音、構想需要達到時,必須要有人來做。那些「長腦」的西方學生要不就是聽不進去,要不就是聽了也不理他,就我行我素的走自己的路。雖然我教授說這話有很大的諷刺(並未偏向或指責哪邊)但卻也有很多的事實在裡面。尤其在學習的方式跟文化上。

Tienner:很多的英雄崇拜上的迷思。不過從古代到現在都是這樣吧。其實妳可能在這些方面,學習啦、音樂啦、聽到一些抱怨。但這些抱怨...。

 

 

正面

Eva:我覺得不要太多抱怨。因為其實音樂這種文化是要帶給大家歡樂的啊!有誰不要歡樂的呢?

Tienner:有許多人就不要啊。尤其在感情上。不然悲傷的情歌怎麼總是很紅?

Eva:那應該就是所謂的負負得正吧。不過說真的,我們在講到這些事情的時候,不知不覺就會開始抱怨。但是我們可以抱怨的事情有這麼多,抱怨完了事情還是不會有什麼實質上的改變。要去推動,去改革,我們就要像影響我們的音樂一樣,用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問題。音樂是可以鼓動人心的,音樂是很美好的。而不只是以負面的態度去看待一切的。

Tienner:那在古典音樂上可能會有什麼讓其被接受的方式呢?除了以教育的方式去改變之外。

Eva:我覺得包裝上是很重要的。就像你賣吃的東西,無論東西再好吃,要是賣像很差,你也不會去買啊,除了那些已經吃很久,知道它好吃的人之外。那經由包裝先吸引人去嘗試它,讓它好的地方被發掘後自然會有很多人去買它了。說穿了就是之前提到的行銷。我們這邊有很多音樂上的人才,但我們必須透過包裝,和宣傳去迎合大家的口味。等大家來看之後,才能慢慢讓大家去接受它。另外就是個人風格。現在的古典音樂,無論國內國外。每一首歌都被演奏過幾百次,很多聽眾也都聽過很多次。那要怎麼在一首歌中有自己的詮釋風格,引發共鳴,這是音樂家該努力的方向。

Tienner:真的,希望這能讓古典音樂觸及更廣的聽眾群。

Eva:是啊,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和改變這些事情。而音樂就是帶給我們動力去做這些事的泉源。

 

聊到這邊,這場談天說地,無所不包的訪談也接近尾聲。妤霖將在不久後分別在北部和南部登台。在此祝她演出成功。下次再這樣暢快的談天說地又不知道要隔上幾年幾月?

 

 

Eva 沈妤霖演出場次:

11/10 星期六2:30 pm - 經典俄羅斯

北藝大活動網址 - http://tnua-music.blogspot.tw/2012/10/blog-post_18.html

Facebook活動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88060981234127/

11/11星期日3:00 pm - 霖聽會-當絢爛遇見狂想/When Fantasy meets Wild Imagination

奇美博物館活動網址 - http://www.chimeimuseum.com/_chinese/03_events

Facebook活動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62150830543603/

 

 沈妤霖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evayulinshen

 

(撰文:Tienner    圖片來源:沈妤霖Facebook粉絲團)

Tienner: http://www.facebook.com/TIENNER

奇摩部落格:http://tw.myblog.yahoo.com/tieneich-tieneich/

 


『以上文章版權為本文作者所有,授權刊登於PlayMusic音樂社群網站』


會員留言討論

 


一共有0則留言
同一篇文章誰也在看

目前無紀錄..